pg网赌软件下载官方版下载-pg网赌软件下载最新版

应建立全国土壤质量数据库

来源:中国环境报

2016年5月28日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土十条”),要求深入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提升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水平。土壤质量很大程度影响着粮食的安全和居住环境的安全,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土壤质量数据库,科学地利用好土壤质量数据,不仅是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重要支撑,更是守住生态安全防线和保障人居环境、保护战略生态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当前,耕地、工业用地、建设用地的不同类型、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等多部门、多源数据缺乏有效融合,急需开展基于不同尺度数据融合的耕地土壤质量、工业场地与建设用地的土壤质量深入调查,形成典型地区、核心地区县—乡尺度耕地综合质量数据库。对此,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应设立专门机构,把这些信息进行集中汇总并整合到数据管理中心。根据需要公布部分相关数据,并提供给有关决策部门、职能部门和机构进行参考和有限使用。

土壤质量数据库的建立,能够帮助公众和相关单位了解到身边的土壤污染问题。但土壤质量数据资源的网络化也可能被滥用和误读。因此,保障土壤质量数据的安全十分重要。国外的相关经验值得借鉴。

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USDA-SCS)在20世纪80年代初基于土壤普查及土壤系统分类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土壤工作数据库、土壤解释数据库、土壤地理数据库的州级及国家级地理数据库系统,可用于土壤信息制图,具有强大的空间数据处理功能。这些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土壤资源管理水平,为国家土壤资源的评价、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了确保土壤数据库的安全,美国建立了完善的政策法规来强化数据应用过程中对数据安全及个人隐私的保障,为海量数据整合中所涉及的安全风险提供了管理实践指导。

欧洲一些国家在土壤数据安全方面也有成功的管理经验。一是根据土地的用途,如森林用地、绿化用地、耕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以及特殊用地等,对土壤进行监测。对土壤的生物、物理、化学特性以及有害物质含量等进行描述。目的是随时了解土壤特性的变化信息,同时观察土壤发展趋势,评估治理措施是否有效。二是对有污染嫌疑的地块进行排查、筛选,对所有怀疑可能受污染的地块进行登记造册,根据调查结果对污染场地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有没有必要采取措施排除危害。然后通过情景模拟,开展土壤修复研究,制定技术方案并实施。三是对各地污染土地建立数据库,所有与土壤保护相关的政府部门都可以申请使用这个数据库,查找污染场地情况。通过这个数据库,可以对全部土壤保护进行有效的动态管理。

目前,我国土壤质量数据库建立尚处在初级阶段。2014年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调查周期从2005年到2013年,实际调查面积约630万平方公里。随着全国各地在落实“土十条”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海量的土壤质量数据。为此,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土壤质量数据的安全管理。

首先,通过专门的机构对土壤质量大数据分析,对各类数据轨迹进行大覆盖,推动各类同构、异构数据的大融合。提升分析数据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的大智慧,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和服务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建立数据管理平台,为政府相关部门决策提供有效信息,帮助相关企事业单位科学落实和执行具体工作。

其次,加强土壤质量大数据安全管理,防止基础性、战略性数据安全出现隐患。要提高安全意识,做好安全评估,制定合理完善的安全策略。要从前端土壤调查、信息整理、数据库平台建设开始,打造本土品牌,将大数据、地理信息等掌握在可控范围。

第三,要加强对土壤数据的有效管理和保护,利用互联网优势,进行土壤标本信息的监管和数据共享。在土壤数据系统健全和保证国家安全的基础上,对关乎公民切身利益的土壤数据适时、适度公开,并且接受监督和反馈。

随着“土十条”的落实、第二轮全国土壤状况摸底调查工作的开展,土壤数据安全保护工作也备受重视。相关部门应平衡好公众对土壤质量情况的需求和土壤数据安全的关系,建立和规范健全土壤质量数据库和标准体系。